盒马“千亿订单”大动作,农业新模式迎来爆发期?

发布时间:2021-11-06     阅读: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报道时有发生,农产品难卖的问题频发。“丰产不一定丰收”、“增产销路受阻”,“少了就贵,贵了就多,多了就贱,贱了就少,少了就贵……“更是反复出现。而这些现象都与传统农业下“先生产后找市场”的生产销售模式脱不开关系。

 

如何才能让农产品能够立马卖出去?市场需求是怎样的?农民该种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合同为纽带,具有开放、灵活、主动的特点。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订单农业”很好的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盲目生产。

 

订单农业发展数年来,或迎来爆发期。

 

盒马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截至2025年底),盒马将在全国建设1000个盒马村,并在国内农业产地采购共计1000亿元的优质农产品。

 

盒马副总裁沈丽介绍,这是盒马启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努力开展订单农业,一方面依靠销售端的用户反馈,把更多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带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规划种什么、怎么种;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种植前提前约定采购金额和采购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避免“菜贵伤民”、“菜贱伤农”。

 

盒马村,是指为盒马种植农产品的村庄,种出的优质农产品直接卖到盒马线上线下新零售平台。它的不同在于,定向种植,以需定产。通过消费大数据,盒马把市场行情、消费趋势传递给种植端。

 

2019年起,盒马村模式开始试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36个盒马村,遍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盒马近期更新了一套盒马村品牌使用标准及管理规范,除必须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外,还对签约品种全域种植面积、商品品质独特性等进行了硬性要求。

 

据悉,疫情期间全国近百个盒马村无一滞销。扩大种植面积,科学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前配置供应链资源,让农户增收的同时,并未抬高农产品的售价。四川丹巴黄金荚、重庆莼菜、甘肃沙葱、崇明翠冠梨等农产品反而成了热销品。

 

为让消费者吃到高品质的农产品,本次会议上,盒马村还设立了准入机制,“拥有现代农业成产理念”“有特色农产品”“产能稳定”是“必选项”。生产环境优越、科技力量加持是成为盒马村的加分项。

 

沈丽介绍,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盒马村,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振兴乡村号召,另一方面,是要真正实现产、供、销的全链路数字化的新零售生态。

 

今年,除了产地端,盒马也开始供应链改革升级,全国多地建设新型供应链中心,其中武汉、上海、成都的供应链中心明年将投入使用。

 

销售端,盒马鲜生、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店等多业态联合采购,更丰富的消费场景和用户需求,可以让供应链更高效。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线上线下为依托的“订单农业”成为了打通传统农业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区别于传统农业供应链中“以产订销”,订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组织农户生产。

 

今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稳定和扩大消费。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

 

商务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近日发文表示,鼓励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签订长期农产品采购协议,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从事农产品批发、运销、经纪的各类经营主体,通过建立自有、合作生产基地等方式,向生产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的产销合作关系。

 

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互联网巨头通过以销定产的预售模式,也纷纷挤入订单农业蓝海。一端连接田间,一端连接用户,将鲜活的农产品送到城市消费者的手中。

 

政策支持、企业发力,前置的“订单农业”正在给中国农业带来新的想象。

 

国外订单农业经验对我国有何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的订单农业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1930-1950年,订单农业在欧美地区迅速发展,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荷兰、匈牙利等国家相继参与其中,订单涉及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粮食、畜牧、水果、蔬菜罐头加工和制种等方面。20世纪末,订单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从订单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等依托国内相对健全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起完备的订单农业体系:通过完善的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且资金多运用于贷款,体制规模通常较大,效果显著;监管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独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证了金融机构能够自主地进行风险管理。

 

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1、加强多方合作,带动农户发展订单农业

 

中国农户数量众多,单个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很小,这是中国发展订单农业与发达国家在订单参与者方面的显著区别。因此,为带动中国众多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进而分享订单农业带来的福利,必须加强政府、涉农公司、公共组织和流通组织的多方协作,做好订单农业中农户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培育优势企业和优势农户

 

西方发达国家参与订单农业的涉农企业趋于规模化。中国更应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选择真正有市场开拓能力、有订单履约能力、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并为在市场竞争中表现良好的农户建立优势农户的信用档案,遇到农产品价格不好的时候,给那些农户较好的待遇。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培育优势农户作为订单农业的坚实基础。

 

3、引入保险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订单农业参与主体受非政府的公共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双重监督。相对而言,中国的监督体系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可引入保险机制。为订单农业提供保险可大幅度降低履约风险。



4、引入利益制衡机制

 

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的成功经验,建立合理的利益制衡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订单合同的约束力度,使违约方付出超过违约带来的利益的违约金和诉讼费;第二,保证订单合同双方的利益分配均衡,包括利益分配结果、过程的公平。

 

从宏观角度讲,在订单农业兴盛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各农业生产组织,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把大部分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理性差异化的轨道。

 

任何一种模式的发展,都要充分地考虑现实需求,切不可以模式套模式。订单农业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走得更远。

 

部分来源:天下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