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案例分享:澄迈福橙的“小橙故事”

发布时间:2020-08-03     阅读:

澄迈福橙去冬今春增产40%仍供不应求,狠抓品质品牌是关键 

小橙故事多 

2018年冬季以来,澄迈福橙迎来丰收,在丰产的同时,并没有跌价,市场喜人。这其中的原因何在?近日,海南日报记者经过走访果园、产业园区、行业主管部门,从多方口中探寻到了答案。

 

海南日报记者从澄迈县热作局了解到,去冬今春,澄迈全县福橙种植面积达1.3万亩,挂果面积超3000亩,预计总产量达182万斤,同比增长约40%,“但即便增产,福橙在市面上仍供不应求,价格并未走低,这让众人信心倍增。”澄迈福橙产销协会会长吴先忠介绍,根据澄迈县标准,达到打包销售标准的福橙要求甜度在12度以上,表皮有光泽、无斑点,一箱重9斤左右,价格稳定在每斤15元左右。

一、为啥增产? 挂果面积逐年回升

 

1月1日,指针刚走到早晨6时30分,海南伍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强就已醒来,开始一天的劳作。在他屋旁,是公司在澄迈县福山镇种植的130余亩福橙,现已采收大半。“我们果园的福橙是首次上市,20来天卖了近5万斤!”林良强检查果树长势,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剥开福橙皮,将一瓣果肉塞入口中轻咬,清甜的汁水令人回味无穷。“好吃吗?要想种出这般好品质的福橙可不容易。”林良强笑道。

  

海南日报记者跟随林良强来到果园内,一个个苗坑引人注目。“每年,我们都会给每个苗坑下3斤花生粕、20斤羊粪,以绿色、有机的方式进行种植。”林良强介绍,相比纯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将使每亩成本至少增加3000元。

  

“除了施肥,福橙在育苗、防病等方面也很讲究。”离林良强的福橙园不远,64岁的柯和昌也种了30亩福橙,产量超过4万斤。作为最早一批接触福橙的人,他对福橙种植历史颇为了解。

 

20世纪70年代末,原澄迈县红光农场试种柑橙未果。后在柯和昌、龙亚二等一众农户的努力下,一种表皮金黄、清甜多汁的橙在福山镇成功扎根。到2006年冬交会,澄迈县政府发现这种橙并看好其市场前景,次年便为橙子定名并成立协会。“当时政府提议打产地牌,兼用‘福’字的吉祥喻义,‘福橙’之名因此得来。”柯和昌说。

  

口感上乘、价值高、挂果期长、耐存放……在柯和昌看来,福橙集诸多优点于一身。“虽然前些年,受黄龙病的影响,一大批福橙老树被淘汰。但近两年随着一批新福橙树开始挂果,总产量已逐渐回升。”柯和昌说。

  

 

吴先忠表示,果树完成更新换代后,福橙产量在最近两年连续实现40%以上的增长,“但以目前形势来看,增产并未使福橙市场饱和。去年冬季以来,全县打包销售的福橙超过100万斤。此外,近期电商销售力度比往年更强,通过网络销售的福橙数量占到了总数的40%左右。”

二、为何高价? 统一标准力保“金字招牌”

 

林良强和工人们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其中观察植株是否感染病虫害,是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最怕福橙树感染黄龙病。一旦染上它,橙树几年内就会绝收甚至死亡。”林良强表示。

  

福橙品牌响、价值高,为何体量一直上不来?其中一大影响因素便是黄龙病。澄迈县福橙科学研究所所长金忠泽介绍,黄龙病是柑橘类植物病虫害中最具毁灭性的一种,只能防不能治,“谁率先防控好了黄龙病,谁就抓住了商机。”

  

为此,澄迈在黄龙病防控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澄迈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澄迈县福橙科学研究所2016年修建了20亩高标准育苗网棚,在网棚内集中科研力量培育无病种苗,有效隔离携带黄龙病的木虱,每年都会培育15万-20万株可有效防控黄龙病的福橙常规容器苗,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此外,澄迈积极引导种植户栽种无病种苗,并及时对染病植株进行砍除、杀虫,避免田头出现交叉感染。

  

“假福橙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顽疾’。”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政府方面为保住福橙这块“金字招牌”下足了力气,但受利益驱使,还是有部分人选择贩运广东、广西的普通甜橙假冒福橙销售,对福橙的品牌塑造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2018年进一步加强了对福橙的标准化管控,不仅对福橙经销商收取品牌保证金,通过签订协议书、明察暗访等方式管控福橙的销售流通渠道,还从源头抓起,对获发无病种苗的农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资质要求。”澄迈县热作局局长王业科介绍,对于申领无病种苗者,澄迈对其土壤类型、水源、选址、用肥均有严格要求。“申领者需提前对土地进行翻耕,且按要求设置好苗坑的间距、数量,在经过多级查验后,才可获发种苗。对于存在申领后转卖种苗或其他违规行为的,澄迈县政府将依法进行严厉打击。”

三、路在何方? 品质品牌“两手都要硬”

 

近期,许多柑橘类水果纷纷上市销售。据媒体报道,大多地方的柑橘类水果产地售价普遍在每斤三四元左右。相比之下,澄迈福橙能够卖出每斤15元的高价,一方面市场未饱和,存在“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和行业多年来的努力。

  

作为我省农业大县,澄迈近年来在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王牌”上亦不遗余力,福橙即是其中一大产业。

  

在总体规划上,澄迈注重以标准先行引领产业发展,除了对现有的《福橙生产技术规程》《福橙种苗》《鲜福橙》等3项标准进行每5年一修订,还将金江、福山、老城、桥头、大丰、瑞溪、永发等7个镇规划为福橙主产区,设立10个澄迈福橙种植示范点,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福橙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果品质量稳步上升。

  

在品牌塑造上,澄迈坚持落实食品安全标准,全力打响绿色农产品品牌。全县统一福橙包装箱、统一使用商标,在每个产品包装标签上注明基地代码、产地、生产者姓名和电话,实现福橙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进一步确保了食品质量安全,助推福橙2016年3月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同年11月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7年12月获得“海南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11月,再次获得“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在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负责人王恒看来,要推动福橙标准化发展更进一步,首先要筛选出一、二、三级果分等级销售,满足分众化市场需求。“此外,可将现有的10斤装箱子改为小包装,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网络消费者的购买欲和复购率,也能避免果品长时间存放导致口感下降,保护福橙品牌。”王恒建议。

  

 

王业科表示,澄迈正对福橙品牌进行新一轮科学谋划。针对上述建议,澄迈将积极考虑,并加强互联网营销,与京东物流、澄迈农业互联网产业园等单位深入合作,拓宽福橙销售渠道,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