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丰收季金黄的麦田。
				中国人对“丰收”的感情
				是刻在基因里的
				这个带着被阳光烘热的香气的词
				不仅意味着物质的充裕
				更意味着无可替代的安全感

▲ 山西运城下起了丰收雨。
				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
				秋收无疑是最高潮
				是所有期待的指向
				也是最盛大的节日
01、万亩金黄,颗粒归仓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这是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时候。
						粮食既是最受中国人重视的作物
						也是“丰收调色板”上
最雍容灿烂的一抹暖色
当黑龙江人揭开一锅
						“嗷嗷香”的五常大米饭
						广东人正坐在灶旁
						等待“煲仔”中的丝苗米饭的成熟

▲ 黑龙江五常水稻田。
					
					当青稞糌粑和酥油茶抚慰了高原的风
					高粱酿出的一口香醇热辣
					也驱散了贵州山中的阴冷

▲ 西藏日喀则,青稞已到收获季节。
					
					2019年
中国的土地上长出了6.64亿吨粮食
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24.4%
					而要寻找华夏农耕的发端
					我们终归要回到
					那两条被深情地唤为“母亲”的
大江大河

		▲ 秋季的嘉兴水田。
		 

▲ 成都平原。
					
					长江
					孕育了一串珍珠般的大小粮仓
					从“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
					到“熟则天下仓廪皆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腰肢柔软的水稻与水墨长江是绝配
					而锋芒毕露的小麦
					则似乎正该与拥有“小麦色肌肤”的黄河为伴
					 

▲ 甘肃酒泉瓜州县,农民收割小麦脱贫致富。
					
					小麦
					早已彻底俘获了黄河沿岸居民的胃和心
					以河南省为例
					粮食产量占全国1/10以上
					不仅能在喂饱本省人民的同时远销海内外
					还是中国最大的饼干、方便面生产基地

▲ 河南周口,农场工人在翻晒小麦。
					
					虽然广大山区的土层较薄
					但土地从不亏待勤劳的人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或许种不出五常大米
					却正好对上了洋芋(土豆)的脾气

▲ 贵州威宁农家的烤土豆。
					
					在“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之路上
					土豆展现出了惊人的可塑性
					碾泥、摊饼、炸块儿、做粉丝
					丝毫不输给小麦

▲ 广州市增城小楼镇小孩在开心地收土豆。
										
										02、瓜果菜蔬,大地如虹
						如果淀粉之香是画布的温暖底色
						那瓜果蔬菜就是慷慨倾倒的颜料桶
						
						1988年
						“菜篮子工程”第一次由农业部提出
						其后30余年间
						中国人均蔬菜占有量
						从170公斤上升到了近400公斤
						中国成为了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
						2043.89万公顷菜地
						1亿多名菜农
						8000多万名相关从业者的努力
						支撑起我们的一日三餐
						 

▲ 广西百色田东县的蔬菜生产基地。
					
					常规的白菜萝卜西红柿
					是“蔬菜安全”的坚实防线
					而另一些地区的秋季特产
					则不图产量
					只图半个月的新鲜
					
					“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蚌珠圆”
					江南的鸡头米(芡实果实)
					既可以与河虾仁、荸荠、莲藕一同
					组成“荷塘小炒”
					也能在桂花糖水中
					扮演新剥珍珠的角色
					 

▲ 无锡的芡实(鸡头米)种植地。
					
					色浓,味甜,质感敦厚
					这是果园里的丰收图景
					“梨行卸了梨,柿子红了皮”
					“旱枣子,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硕果累累,是最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 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柿子丰收场景。
					
					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人均水果占有量仅有3千克
					而今已高达184千克
					上千万名果农和农技人员
					种出了全球31.4%的水果
					 

▲ 甘肃庆阳西峰的苹果熟了。
					
					西瓜、柑橘、苹果“三巨头”
					占了全国水果总产量的56%
					而在1996年到2017年间
					中国其它水果的年产总量涨了三倍
					 

▲ 广东湛江徐闻县“菠萝的海”。
					
					广东的菠萝
					与新疆的吊干杏、石榴擦肩而过
					四川的红心猕猴桃、晚熟芒果
					卖到了祖国的东北角
					西藏的昌都醉梨和江西的马家柚
					进行了位置互换
					各地风味在血管般的高速路上涌动
					更是独属于秋收季节的狂欢
					 

▲ 广州从化人家丰收荔枝。
										
										03、丰腴百味,皆出于此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这是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时候。
					佳肴盛宴
					需要扎实的主料
					更需要星星点点的百味调合
					这些“隐藏英雄”,就是油和香料
					今年
					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预计达到2781万吨
					居全球第二
					国内消费量则位居全球榜首
					 

▲ 江苏徐州贾汪区的红米花生到了收获季节。
					
					长江流域每年的菜籽产量
					占世界总量的25%
					从春季开始
					油菜花海的景观一路北上
					由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开启
					再由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春油菜接替结尾
					 

▲ 青海门源油菜花,7月开放最盛。
					
					向日葵也不甘示弱
					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三大产区的夏季
					前来赏花的游客
					都被淹没在高大的花丛中
					 

▲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大片向日葵。
					
					相比之下
					花生、大豆、玉米、芝麻、胡麻
					虽然外形低调
					种植面积却是“闷声发大财”
					除了大豆
					其余四种作物在中国的种植面积
					均位列世界之首
					 

▲收季。
					
					有了油脂
					五味的融合就有了介质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生产国
					而广西则是国内最集中的甘蔗出产地
					 

▲ 广西贺州,蔗农在整理打包黑蔗。
					
					如果追求更有“酿造”气息的甜
					盛夏花期之后
					就到了蜂蜜成熟的时节
					中国稳居世界蜂蜜产量第一位
					浙江、四川、湖北、河南、黑龙江的养蜂人
					贡献了超过60%的全国蜂蜜总产量
					 

▲ 广州从化正在酿蜜的养蜂人。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种
					被国家统一调控的商品
					食盐对于生活乃至文明的意义
					再强调也不为过
					中国人每年要吃掉700万吨盐
					 

▲ 江苏盐城盐场,全国最重要的盐产地之一。
					
					当今中国
					四川产的花椒总体质量最佳
					而河北、山西则以量取胜
					夏末秋初,花椒大量成熟
					这场丰收不知牵动着多少食客的心
					没有花椒
					麻婆豆腐、沸腾鱼、椒麻鸡可怎么办?
					 

▲ 四川南充市西充县的农民在采摘青花椒。
					
					中国大地虽然物产丰饶、各有千秋
					但辣椒的收获场景
					仍是最有“丰收味儿”的画面
					中国凭4000万吨的辣椒年产量
					位居全球之首
					其栽培面积占蔬菜栽培总面积的12%以上
					 

▲ 贵州毕节市金鸡村村民在整理晾晒的辣椒。
					
					秋天,新疆的广阔大地上
					正准备酝酿一波接一波味觉刺激
					全国1/5的干辣椒
					都来自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

		▲ 陕西宝鸡市陇县农家院的辣椒丰收图景。
		 
04、上山下海,收尽肥美
						秋收,收的不止是土里长出来的
						也有地上跑的、水里游的
						2019年,全国牛肉产量667万吨
羊肉产量488万吨
						大江南北
						共享这一份对秋膘冬补的执念
						 

▲ 新疆阿勒泰,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群进行秋季转场。
					
					草原林海中
					除了有“行走的丰收”
					还有“深藏的山货”
					这是独属于一方水土的秋天
					趁夏季的余温尚在
					东北的森林里出现了蓝莓、榛蘑
					与西南人民的菌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 昆明农贸市场里的牛肝菌。
					
					人人心里都藏着一份“莼鲈之思”
					中秋前后的大闸蟹
					是老饕眼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奢侈
					生蚝、扇贝、贻贝以及各类海鱼
					也在秋季达到了风味与口感的巅峰
					 

		▲ 江苏淮安盱眙县天泉湖的秋季捕鱼场景。
		 

▲ 福建漳州东山岛的海捕场景。
					
					秋风乍起
					困居城市的人们无畏旅途劳顿
					只为在河塘边、海港边的餐馆院子里坐下
					给味蕾一个季节性的交代:
					“看吧,我没有辜负你吧。”
					 

▲ 广东江门台山,村民喜悦丰收莲藕。
					
					中国人与土地的羁绊
					深刻得无法被城市化动摇
					丰收的另一面不是挥霍
					而是加倍珍惜
					以及对土地和劳动者的真诚感念
					 

▲ 愿收获的人们都如愿以偿,我们的日子也熠熠生辉。
						
						又是一年
秋收、秋耕、秋种的大忙时节
祝所有期待着收获的人们
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