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货+品牌=赚钱!发展品牌农业,来学学“泗洪经验”

发布时间:2020-06-20     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和持久动力。品牌农业正以从来没有过的蓬勃姿态发展。不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还是产品多、品牌少,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中国农业应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品牌农业”发展阶段转换。

 

“粮油好”,却没能打响好品牌

 
北纬33度,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汇聚于此。湖西岸,江苏省泗洪县,在洪泽湖的滋润下,稻花已在这里香飘8000多年。优良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温资源,为打造“泗洪大米”品牌提供了优越的产地条件,成就了泗洪大米色泽透明、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粥粘稠、入口爽滑的优良品质,也造就了历史上“上塘贡米”的一段佳话。

 

 

大地为底,稻米为笔,产销两旺的喜人场景,写意着泗洪现代农业的醉人魅力。

 
曾经,泗洪大米也有过一段“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历史——“粮油好”,却没能打响好品牌,在知名度方面不如东北大米等家喻户晓。2017年,泗洪入选“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紧抓“中国好粮油”项目契机,县政府笃定,只有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才是做大品牌的必由之路,就必须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

 

本地特色 “稻米产业+”交出发展答卷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前,泗洪县似乎就早早意识到,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泗洪要发展,必须紧扣本地特色,转换农业发展动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千年传承的稻米文化是最好的切入点,以“泗洪大米”地理标志为抓手创建泗洪大米品牌,是泗洪传统农业改革创新的第一步。
 
品质造就品牌。面对市场上各地优质稻米产品的挑战,泗洪决定走“绿色生态”道路,引导农民培植无污染、口感佳的生态水稻。

 

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培育优质大米培育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从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角度出发,泗洪县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增施有机肥,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肥用量,深耕有机稻米生产。同时,引导和鼓励稻农采取稻虾共作、土地轮作休耕用地养地等相结合的方式延长水稻生育期保证稻米品质,打造优质稻米基地。

 
随着生态农业的逐步发展,泗洪先后建成了26.16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000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稻米类“三品一标”达95个,其中绿色大米46个、有机大米4个。
 
近年,泗洪一举成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泗洪大米也已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认证,成为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专家评价泗洪大米“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堪称米中精品。

 

挖掘稻米文化 发展美丽经济

2015年,第一届中国·泗洪稻米文化节开幕;2016年,稻田马拉松在泗洪鸣枪开跑,印证着泗洪县政府打好“稻米文化牌”的坚定决心。几年下来,形成了以“稻米文化”为核心的万人盛会,拉动着周边产业经济的增长,充分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

 

 

趁着乡村旅游热潮,每年盛会期间,泗洪县都会策划推出农业招商推介会、本土文艺演出、稻米产业研讨会、稻米文化馆展览、趣味割稻比赛、米食展等活动,在无形中提升着“稻米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感,也让泗洪的“稻米经济”由农业向着二三产业不断延伸。“稻花簌簌鱼蟹肥,紫云英花田连向天”的景致逐渐印上泗洪的文化名片。

 

稻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人群的聚集,城镇化的不断提升,泗洪“稻米文化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依柳山景区而建,这座小镇仿佛稻田童话王国,稻米的历史、稻米的发展、稻米的营养价值以及美食的制作等内容一应俱全,围绕“米生产、米丰收、米加工、米销售、米美食、米故事”,创造出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独特的稻米主题文化场所。

 

根据规划,泗洪将在这里探索“生态农业+稻米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用3年时间,将这里打造成为稻米文化、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度假、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稻米文化特色小镇”,打造稻米产业链、将稻米文化旅游和稻米产业融合,有效增加大米的附加值的目的,最终实现三产融合。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主。全力加快构建稻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高质量的稻米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