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色打造品牌
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强化布局谋篇,抓好基地建设,注重品牌创建,促进特色农业向品牌农业转变。一是强化特色产业战略定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将其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为加快新晃三宝——新晃黄牛、新晃龙脑和侗藏红米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开发,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规划,配套出台政策,强化用地、资金、技术、服务等保障。每年投入项目引导资金300万元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以“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建有肉牛养殖小区9个,养殖户125个,2015年全县肉牛养殖量14.97万头,实现产值6.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7%。右旋龙脑樟原料林基地达2.8万亩,天然冰片年加工能力达到100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202万元,利税208万元。三是加强农业“三品一标”建设。围绕打造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突出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全县“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总产量300万吨,约占全县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30%。
依托品牌提升质量
注重产品研发,突出技术创新,严格标准化管理,确保品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本地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龙脑公司与北京药学院、中南林学院合作,与韩德民院士团队、怀化学院共同组建“新晃龙脑天然药物深度开发院士工作站”,成功开发出3个系列22个天然冰片产品。新晃嘉信食品有限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共同研发牛羊肉鲜化、嫩化技术成果,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开发抗衰老营养保健食品,工艺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大力实施品改提质。加强新晃肉牛品改体系建设,配备专业的黄牛冷配技术服务队伍,黄牛冷配受胎率达85%以上,居全省前列。重点抓好新晃地标牛选育工作。目前,全县60%以上的黄牛是改良品种,出肉率从原来的37%左右提高到了52%以上,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三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同时,严格加工行业标准监管,建立新晃黄牛肉、新晃龙脑产品标准体系,纳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0余个。全县有10个标准化园区,50多家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依托质量做优产业
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效应,严格质量监管。一是加强贴标应用,提升产业效益。制定了《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对地标产品实行统一贴标管理。鼓励企业使用地理专用标志开展名牌创建、开发名牌产品。通过贴标应用,各专业公司的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新晃黄牛产业获省级以上品牌和著名商标13个,一些公司入列湖南名牌产品,拥有自营出口权,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新晃黄牛品牌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价格水涨船高。二是建立地标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维护产业安全。通过企业自建、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老蔡食品、嘉信食品、永益牧业三家示范企业联合建设新晃黄牛肉产品溯源系统。在新晃黄牛示范养殖场、合作社普遍建立生产档案。三是加强示范带动,壮大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推广“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农户+市场”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带动一大批特色企业或农业生产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拓宽延伸地标产品产业链条,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引进新晃润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集农业种植、生态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园基地。结合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投资4.2亿元,建设以新晃黄牛肉加工为主、休闲旅游购物为辅的新晃黄牛文化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牛肉制品可达1.4万吨,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亿元,利税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并带动湘黔周边30多个县市20万农户通过养牛业、服务业增收致富。
(作者系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