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优价、优价优质是很多“新农人”一直追求的。
但大多数现实是:
优质不优价:我们这儿XX产品品质很好就是卖不上价格........
丰收不丰产:我们这儿XX产品今年又大丰收了?没有经销商来收都烂地里了........
有牌乱用、鱼龙混杂:我们这儿XX产品多年前就是地理标志产品了,怎么品牌价值一直没上来........
产业没落:我们这儿XX产品以前很知名,现在农民都不愿意种........
农业人都多多少少听到过上述问题,有着这样那样的抱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中农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农)认为其原因有三:缺抓手、缺运营、缺技术。只提问题不给路径,不是中农的风格。
接下来一起探讨,针对看起来各环节都薄弱,又无从下手的种种问题,我们该如何运作:
1、针对缺抓手的第一板斧
先说几个国家的近几年一直提到的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品牌化”“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电商上行”等等。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不难梳理出一条路径,那就是品牌化--标准化--上行销售--品种品质提升,最终实现的是农业供给侧的根本改革。
为什么“品牌化”是抓手?凡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让你把你想做的事情,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把品牌所有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把原来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整个区域内从业者和政府共同推动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发展的障碍资金、物资、政策都会很自然的解决了。单国家农业农村部推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程扶植资金(500万/产品),各级政府的奖补鼓励资金少则3-5万/产品,多则30-50万/产品,这就叫“借势”。其实,更重要的是以品牌为抓手,才能开展后续的授权应用、标准化建设等系列工作。
2、针对缺运营第二板斧
其实,运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把产品做好,二个是把产品卖出去。对于这两方面,中农的原则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作为区域内农业企业/合作社我们只做好第一个方面“把产品做好”就行了;如果你非得涉足第二个方面,那就做好大B(渠道供应)就行了,千万不要轻易涉足C端(消费者)。今天看谁谁上了个电商运营部,明天看见谁搞了直播卖货,我只能说那些看看就看看,水太深了。有成功的吗?也有。但是偶然性太强了,而且死在路上做分母的机会可以说是99.99%。
所以,中农建议关于“把产品卖出去”这个方面,建议找到成熟的电商平台、成熟的模式、成熟的团队合作就可以了。把重点精力放在“把产品做好”这方面。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好?“中农三部曲”:出标准、建机制、抓管理。
出标准就是建立品牌的标准,简单说你用的什么品种、在哪种(养)的、按什么规范操作农事、产品出来如何分等分级、针对不同渠道如何包装贮运等等,这套标准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的基础。可以是企业标准、可以是协会标准、可以成为县区的区域标准,甚至可以推动成为国家标准。
建机制就是标准的应用,本着“达标授权、准入准出”的原则,只要按标准来,那就授权你使用,使用过程中有监督(涉及到第三部曲抓管理)、违规退出、达标授权等一系列措施。
抓管理就是要学会用科学的办法,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应用信息化手段把机制运用起来。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品牌授权监管平台和质量追溯平台把授权的主体全部监控起来,争取达到对品牌应用主体能够农事操作责任到人,对消费者放心信任的可查可追溯、对政府农业大数据的一手资料。
3、针对缺技术的第三板斧
技术保障的是农产品的品质稳定以及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品种品质提升。中农团队走过全国1000多个产品的核心产区,不乏各种院校合作基地、科研站等农技保障机构,但实际运营情况不尽如人意,因为(此处省略一万字)
那么专家工作站要不要建,当然要。但有两个原则一个是专业,一个是长期辅导。这里中农要给合作伙伴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旗下的22家专业院所打个广告了,农科院麾下分布全国的22家专业院所涵盖了所有农业产品产业领域,专业性更是不必多说。因为你不认识他们永远不知道光西红柿就有200多个品种,有黑的、有花的、有紫的等等。长期辅导就是要把这些国内国际顶尖的专家带到田间地头,而且是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持续性的去,出具诊断报告和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扎实。
如果产品品质确实很有特色,还可以推动成立农科院的专家示范园区,把所有的标准应用在园区,种出来的东西从品质、品相到产品售价,都会高出周边。那么老百姓是最容易被事实说服的,自然而然的就会跟你走了。
好了,洋洋洒洒已近1800余字,写到这里吧。欢迎大家交流探讨。写在全国向疫情发起总攻的前夜,希望春天,属于我们农业人的春天尽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