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两会”上的农业品牌元素,看看代表委员们说了啥

发布时间:2018-03-11     阅读:

当前,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正在北京举行的“两会”。此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专门对农业品牌建设提出了要求,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两会”上,都有哪些关于农业品牌建设的观点、议案、提案,值得关注?

 


 

 

 


 

3月7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讲到,农业部提出农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转变提升,这是一个重要的导思想的转变。经过不懈的努力,数量已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了,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重点解决质量好不好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三个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政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由追求增产转向更加注重优质、安全、高效、生态。

韩长赋概括说,发展目标和转型的要求是“六个高”:一是产品质量高。绿色、品牌农产品要增加,要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二是产业效益高。使农业投入产出帐更有得算,农业的增值空间更大。三是生产效率高。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四是经营者素质高。新型职业农民要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力量。五是国际竞争力高。我们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要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贸易要和大国地位相称。六是农民收入高。乡村振兴最后一句话是生活富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果我们能够实现这“六个高”,农业转型升级,新时代中国农业会是一幅更好的图景。

 


 

 



 

在“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提出,下一步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由高产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尤其要把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放在突出的位置。这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首先要做好源头治理,推进产地环境清洁化,要按照国务院“土十条”和“水十条”的总体部署,大力开展清水净土工程,尤其要做好正在开展的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摸清家底,对土壤污染实施分类、分节、分区治理,从源头上保障人民食品健康安全。第二,做好生产管控,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要大力推进、大力发展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尤其要持续地推进农药、化肥、抗生素等农用化学品的减量使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首先是产出来的。第三,加强全程监管,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化,尤其要加强基层的监测预警和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国家追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通过严格的管理管出来的。

 



 

作为农业大省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王金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既要在产能上站排头,还要在产品品质、农业生态、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王金会认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把优质“种”出来,实现产品好。一方面,向品质好发力。坚持质量兴农、效益优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调优品种品质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让老百姓吃得好。推广优质新品种,应用先进新技术,重标准,推模式,提单产,增总产。另一方面,向安全性发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严格投入品使用,打击假冒伪劣,坚决杜绝转基因种子下地。还要严格“三品一标”管理,着力打造好龙江农产品品牌。

谈到农产品营销时,王金会说,接下来,黑龙江将深入推进“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搞好展会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

 


 

 

今年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首次亮相两会便带来了三份提案。其中,他专门讲到了“要调动各方资源,实施‘扶贫品牌’培育行动”。他建议,加大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鼓励各地立足传统农业优势,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开展特色品牌,特别是农产品“扶贫品牌”培育和塑造。充分发挥“媒体+电商平台”在“扶贫品牌”宣传推广方面的作用,讲好品牌故事。鼓励各地与电商企业对接,共同建立线上线下品牌农产品营销推广体系,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通过品牌推动扶贫事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扶贫的社会影响力。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市市长魏树旺介绍说,近年来,遵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中央向贫困地区脱贫发起总攻的历史机遇,坚持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不断为全国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绿色农产品,成效显著。

魏树旺说,产业结构调整给遵义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出了新主体。遵义市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在招商引资中注重引进种养加、产加销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培育了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6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800多家。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刘芳震说到,恩施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近年来,恩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州的“政治工程”“头号工程”,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121+X”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即“一村一品+一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金融扶贫工作站+对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贫困群众”。

当前,恩施州要实现全面脱贫,在农业创新发展方面,面临产业块头不大、龙头企业不强、产品品牌不响等困难。刘芳震建议,应加大对恩施农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指导恩施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支持恩施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当前一些地区在选择农业产业扶贫项目上,前期欠缺市场调查,后期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的规划不够,致使扶贫效果打了折扣。”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武说。如何有效提高扶贫项目的整体效果?李武认为,在农产品集中的优势产区,可引进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选择一些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通过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生产适应市场和消费升级需求的现代食品。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铁岭市市长李士伟讲到,铁岭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思路和目标已经明确,今年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主线,以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水平,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村人才培养,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在质量兴农方面,李士伟说,铁岭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做强做优粮食和畜牧两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榛子、梅花鹿、彩色苗木、柞蚕、中草药、食用菌、山野菜、设施蔬菜、寒富苹果等特色产业发展,争创全国榛子知名品牌示范区。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两区”划定与建设,积极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